查看原文
其他

特别推荐 | 西方解构论中的中国文化调适

吴晓梅 外研社外语学术科研
2024-09-09

推荐人

吴晓梅文学博士,北京工业大学文法学部外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兴趣:英美现代诗歌、中西比较文学。先后在《当代外国文学》《英美文学研究论丛》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专著《肯尼斯·雷克思罗斯与〈道德经〉》,编写《英美诗歌教程》,参编教材7部,主持完成北京市级项目2项。


导语:自21世纪以来,在跨文化、跨学科、跨方法的解构与整合中,东西方思想对话在撞击与融合之下经历了危机和挑战。东西方研究者需要拓宽新的视域,在新语境、新历史或新文本中进行跨文化(cross-cultural)、间文化(intercultural)、超文化(transcultural)或多元文化(multicultural)思想对话。《解构广角观:当代西方文论精要》一书为读者带来一个整合性、包容性和互动性的国际化思想视野。该书集聚当代西方文论精要,集合了作者童明老师多年积累的心得。童明老师高度提炼解构核心,将其概括为:“解构,是一种富有创意的解读和写作方式,它针对压迫性的、逻各斯中心的结构,视其中心为非中心,由此展开能指的自由游戏,揭示逻各斯秩序的自相矛盾,以此将封闭的结构转化为开放性的话语”(5)。解构的意义适用于东方和西方。广角论解构,还包含一个有待深入的领域,即中西比较之下的解构。柏拉图主义以二元对立的辩证逻辑为主;阴阳学说则是中国的辩证法。阴阳学说的二元,彼此依附,互补互动,是相对和互补的对立。阴阳学说不仅不是逻各斯中心的二元对立,反而有消解二元对立的智慧。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最盛行的东方文化思想是禅宗。禅宗在美国已经成为一种信仰和生活方式,及至今日禅宗已经本土化,不少美国作家在作品中采用中国禅文学的内容和典故,并且在作品中注入自己的禅修经验。中国禅画自从被意象派诗歌领导者庞德引介至英语世界后,受到一些现当代美国诗人的追捧,并在诗歌实验时被改写入诗。禅画可以被看作“画家–画作–观者”三位一体和主客不二的转换场。画家在创作过程中尽可能地泯灭主客之分和物我之分,观者则谨遵物我两忘的理念观照画作,体悟画家于其中所蕴含的非主非客、无物无我的不二禅理,并由此步入悟道印证之门。谭琼琳教授的《中国禅画在美国现当代诗歌中的调适研究》通过禅画本身具有的特性,揭示出以简·赫斯菲尔德(Jane Hirshfield)、约翰·凯奇(John M.Cage)和加里·斯奈德(Gary Snyder)为代表的美国现当代诗人力求用诗性的语言在文本中解构西方二元对立的思想,达到审美愉悦、思想深邃的目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禅画是西方现代二元对立思想的解码器。


推荐图书

《解构广角观:当代西方文论精要》

作者:童明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


内容提要

解构理论提出后,在西方人文学科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但也因为解读的差异有时面目模糊。本书以解构的哲学首要意义贯穿始终,陈述德里达之前和之后解构理论的来龙去脉,并针对解构在实践中的价值和问题,针对中西文化的异同,提出翔实和多维度的阐述。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对解构的来龙去脉、实践和问题做简明而又细致的梳理;下篇论述与解构相关的理论、作者和作品,以及中西比较视野之下如何思考解构理论。


推荐理由

解构虽然和西方古典思想联系密切,但它是经过重新梳理和陈述的现代理论,解构已成为西方当代思辨理论的基石。中国古典思想里就有解构的元素,比如阴阳学说的二元是相辅相成的思想,老子善逆向思维,万物在“无”和“有”之间变化等。《解构广角观:当代西方文论精要》不仅在西方语境中将解构的意义予以厘清,更重要的是将解构深入中国语境,从广角论解构,深入探讨了中西比较之下的解构。作者提出解构进入中国语境,厘清“逻各斯中心”是关键,而“说西–道东”是指向这场学理之争的焦点。在思考解构和中国的关联时,该书依序讨论了中西比较方法论、“逻各斯”和“道”是否是一回事、中国有没有逻各斯中心、中西两个不同的辩证法的对比等,这样的讨论便于解构更深入中国语境之中。通过辨析作者指出,中国有逻各斯中心的逻辑,但没有语音中心主义意义上的逻各斯中心,而老子的“道”不属于这个词汇。以修辞思维、逆向思维为标志的老子智慧,成为华夏文明的一脉。解构对中国学术和思想界的价值潜力很大,解构和中国文化之间的关系需要学界深入探讨。


获取渠道

京东等购书平台

推荐论文

谭琼琳,中国禅画在美国现当代诗歌中的调适研究,《英美文学研究论丛》33(2020年秋),第181-194页。


内容提要

中国禅画是一种融绘画、哲理和宗教为一体的艺术表现形式,是古代禅僧画家表达禅理的方便法门之一,具有一种不立文字、直指本心的直观简约美,给观者留下超凡脱俗、清丽俊逸、寓意深刻之印象。禅画秉承物我合一的创作理念,以静止的形态表现自然变化的动势,同时还遵循佛法所讲的“空而不空”的教义,故画家常运用留白、简洁等技巧表现画作留给禅修者“修心观境”的精神空间。中国禅画自从被意象派诗歌领导者庞德引介至英语世界后便受到一些现当代美国诗人的追捧并在诗歌实验时被改写入诗。本文以一幅宋朝匿名山水画、廓庵师远禅师的《十牛图颂》和牧溪的《六柿图》为绘画蓝本,选取简·赫斯菲尔德、约翰·凯奇和加里·斯奈德依据这些禅画所创作的诗歌作品,探讨美国现当代诗人是如何吸纳中国禅画时空一体、物我不二和虚实相生等特性,解构西方哲学所蕴含的二元对立思想,从而达到有效调适的审美愉悦目的。


推荐理由

饱含禅之意趣的山水画,通过步步看和面面观等“散点透视”的流动性空间表现形式,向观者传达出无限的空间意蕴。简·赫斯菲尔德是美国当代著名的禅宗诗人,她的诗歌看似简单明了,实则蕴含极深的佛禅之理,记录了诗人禅修直至“开悟”的过程。在诗歌《忆起一幅宋朝山水画》(“Recalling a Sung Dynasty Landscape”)中,诗人有意模糊宋代山水画作的具体名称,只是简洁地描述了一般月夜山水画共有的明月、群山和茅屋。这实际上是在告诉世人:万物皆有佛心与佛性,都可以成为我们参禅的对象。约翰·凯奇是美国著名的实验音乐作曲家、作家和视觉艺术家。凯奇尝试将禅宗思想运用到作曲中去,将音乐想象成“无目的的游戏”,认为生活中的一切偶然声音元素都可以成为音乐的素材。他模糊了创作者和演奏者、演奏者和倾听者之间的界限,让声音自己发声,而非人为刻意地为混沌、偶然和喧嚣赋予秩序,以此实现对生命的肯定。因此,他被视为“偶然音乐”作曲家的早期代表人物。斯奈德的《牧溪的柿子》(“Mu Chi's Persimmons”)是他观赏牧溪的《六柿图》之后而创作的。通过参透牧溪《六柿图》,诗人深知画作中的柿子都是三千世界中的虚幻法相,所以,诗人才会在诗歌结尾感叹道,“这些画出来的柿子/的确可以充饥”。美国现当代诗人将中国禅画引入诗歌创作中,在一定程度上,一方面反映了他们对中国禅画的审美接受,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中国禅画在异域文化中的调适作用。


获取渠道

中国知网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文献推荐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外研社外语学术科研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