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蜈蚣凤尾蕨的拳卷叶,一串爱心。

最好的阳光 阳光植物志
2024-09-05

点击标题下方蓝色字体的“阳光植物志”,即可订阅。原创心血,欢迎转发。

文  图 | 最好的阳光

在茂兰的青绿山水中,遇到一株蜈蚣凤尾蕨。

幼嫩的拳卷叶正准备展开,这个画面,恰如一串精致爱心。

后来在荔波小七孔的崖壁上,又见到了它们。

幼叶打开了一点点,好像正秀着肌肉。

成熟的叶子簇生在一起,很有规模。

蜈蚣凤尾蕨是凤尾蕨科凤尾蕨属。植物志记,以秦岭南坡为北界,广布我国热带和亚热带。

它们喜生在钙质土或石灰岩上,也长于石隙或墙壁上。

而且,植物志写到:“本种从不生长在酸性土壤中,为钙质土及石灰岩的指示植物,其生长地土壤的PH值为7.0-8.0。”

酸碱值大于7,就是碱性了。蜈蚣凤尾蕨从不生长在酸性土壤,还真是专一。‍‍‍‍


硕长的叶片是倒披针状长圆形,奇数一回羽状。

奇数,就源于有个长长的尾头。

说实话,这个长长的尾尖是回来看照片时才有深刻感觉的,当时不记得那么尖了。不过,这也非常符合它凤尾蕨科长尾曳地的血缘特征。‍‍

侧生的小羽片很多,细长且绵密,好似蜈蚣之足,互生或有时近对生。

叶片的质感也很硬实,主脉在下面隆起。

侧脉纤细,密接,斜展,单一或分叉,非常细腻。‍

叶柄深禾杆色至浅褐色,柄坚硬,幼时密被与根状茎上同样的鳞片,以后渐变稀疏

最长的小羽片在中部,观察小羽片和叶轴的细节,很有看点。

斜展的小羽片无柄,也没有和叶轴合生。

这一点,特意拍了叶背,很清晰。

叶子基部只是两侧有点耳形,而且上侧的耳片较大,常常覆盖了叶轴,不仔细看,以为是有合生。‍‍‍‍‍‍‍‍‍‍‍‍‍‍‍‍‍


蜈蚣凤尾蕨的叶一型,意思就是可育叶与不育叶(营养叶)长得都一样。

不育叶的叶缘有锯齿,植物志形容为:“微细而均匀的密锯齿,不为软骨质。”

我拍了图,看看这些微细而均匀的密锯齿,多可爱。‍‍‍‍‍‍‍

这次在荔波,还找到了蜈蚣凤尾蕨的孢子叶。

翻看叶背,线形的孢子囊群着生在羽片边缘的边脉。

囊群盖卷边为盖,像个灰白色的塑料薄膜直接简陋地卷过来,象征性地包住孢子。这也是凤尾蕨科的特点。

根状茎直立,短而粗健,木质,密蓬松的黄褐色鳞片

往下看,别错过蜈蚣凤尾蕨的根状茎,有毛茸茸的小可爱。


蕨虽无花,但这如许细节实在让人着迷,包括干枯了之后的姿态。

蜈蚣凤尾蕨Pteris vittata L.,凤尾蕨科凤尾蕨属草本)


藏在绿色里看植物

大觉寺,种子记。

皂角,能洗衣服吗?

木姜子的红豆芽。

捉到香水文心兰的一只表情包。

雪天,隐脉球兰开了。

洋水仙,摇摇摆摆地跳着凌波微步。

鹅毛玉凤花,飘着雪。

雪与植物嬉戏的样子。

等初雪带来的浪漫。

知母之子。

玉簪经过严寒,炼出了一袭浣溪纱。

合欢之羽。

大雪,梣叶槭的柄下芽,爱得别有风光。

红高粱。

大觉香椿果。

银叶菊,白衣胜雪。

平车前、车前、大车前怎么辨。

一棵守山的刺槐,气质出众。

去追寻卧佛寺第一缕蜡梅香。

车前之草,当道,生命力异常顽强。

大觉光影。

林中海金沙,喜阳,向上。

霸气大车前。

佛像虽残,微笑永驻。

苘麻“猫头鹰”,奶凶奶凶的。

是咸是淡,肾蕨知道。

一枚三裂绣线菊的叶子,浓缩了四季。

曼陀罗的狗核桃,是真扎人啊。

载着萝藦种子的诺亚方舟,一份专属的冬日浪漫。

在堤岸边见到牛鞭草,柱头分列,仿若牛角。

真正的锋芒草来了。

虱子草,小有锋芒。

一到五塔寺,就觉得缺个好相机。

被冬日封印的叶子艺术品。

图解一下雄黄兰的宝藏。

照山白,叶之鳞片。

黑桦如铁。

一眼被野黍迷住。

智化寺中的几个历史片段,光影瞬间。

水莎草,在压缩的扁平空间里有种韵律美。

藏在二环里的宝藏智化寺。

立冬,隐花草,一叶小舟,歇在水边。

头状穗莎草,有个好口彩的名——状元花。

刺果甘草的根不像甘草甜,果有刺。

从铁线莲认识历史上的髡发。

山巅上的九顶草。

要多幸运,才能看到贺兰山的云海,还有那些花。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阳光植物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