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杨培慧|把爱洒向僻静的烈军属家乡

杨培慧 美文杂谈 2024-02-02




把爱洒向僻静的烈军属家乡

                作者| 杨培慧










  这是一群穿着迷彩服的退伍老兵,他们开车行驶在丛山峻岭、走行在山坡弯曲的小路,这是一群抬红旗戴军功章、党徽的老兵,提米携油带捐款自费结伴到远离城市的村镇、把烈士战友当亲人,把烈士父母当成自己的父母,定时定期走访、列队到烈士陵园、到烈士父母家站立跪拜、他们洒下的爱心让群山动容,让烈士的父母老泪纵横。




  2017年春节前夕,昆明《南部老兵爱心之家》的10余名老兵,开着三台车从昆明出发,历经一小时到达嵩明。把一些老兵、爱心人士的捐款、购买的米、油,送到在自卫还击作战牺牲的烈士家中。四位烈士的家在嵩明偏远乡镇,交通不便,生活收入仅靠山地的农作。他们是烈士赵占英、张平德、王毅、涂天伟。




  参战老兵残疾军人郭开银,他因为同年入伍的一批战友赵占英、张平德、王毅、涂天伟在收复老山战斗中牺牲,脑部被炮弹炸伤,受到了极大的刺激,成为一个精神障碍患者。完全丧失去记忆。他父亲病故,家中生活紧拮,无钱买药治病,脑病越拖越重。意识模糊生活不能自理,全靠他八十多岁的妈妈(现老妈妈已经去世)和侄儿、侄儿媳种地买菜维持看护。




  赵占英烈士,生于1963年4月,1982年1月入伍,1984年在老山牺牲仅21岁,安葬在文山州麻栗坡烈士陵园。烈士为国捐躯后,他的母亲赵斗兰,因为家境太穷,没有凑够路费,二十年未曾能去探望长眠于地下的儿子。2004年清明节她终于在大家的帮助下,来到烈士陵园抚摸儿子的墓碑嚎啕大哭,她责备自己年老腿脚不方便,责备自己年老体弱无钱付交通费,对不起儿子,让儿子在地下等了二十年。目睹用血肉之体为祖国而战,而战后烈士父母的生存条件普遍极差。自卫还击战一打十年,上万人牺牲,多少现在还健在的烈士父母无人管无人问,到陵园的赵妈妈哭了,相片在网上传出,许多军人和爱心人士也哭了。“铭记历史,不忘英雄,关爱烈属,奉献爱心,传递真情”成为了这群军人和爱心人士的共同誓言。





  2019年5月12日是母亲节,《南部老兵爱心之家》组织了慰问烈軍属活动。车子在东川的高速公路上行驶335公里,两个小时到了云龙区龙康园。爱心小分队列队抬旗,把捐款的2500元慰问金、鲜花、花生油、鲜牛奶送交到朱家福、郭海云两位烈士的母亲手上。




  兰迅老兵60多岁,1956年出生在军人之家。1976年入伍,1979年部队入党,曾经荣立三等功。系发起组织者。他也和其他军人一样参加过自卫还击作战,利用空闲时间参加这一神圣的工作。到东川已是第二次了。这一天早晨九点,他和老兵李建平、爱心人士白梅、李素洁购买了康乃馨、鲜花、大米、鲜牛奶,驱车335公里,到了东川探望朱家福、郭海云两位烈士妈妈。朱家福是35503部队50分队战士,1978年4月入伍,1979年月2月28日在攻打敌802高地战斗中,攻击部队被敌人火力压制,攻击受阻,在紧要关头,朱家福向敌人的高地另一侧冲去,吸引了敌人的注意力。攻击部队抓住敌火力被朱家富吸引转移之机,攻占了高地,全歼了敌人。朱家福为了胜利,则身中数弹,牺牲时仅21岁,他被追任为共产党员,并荣立三等功。烈士牺牲后长眠在金平烈士陵园。朱妈妈由于经济困难,腿脚行走十分困难,四十年想去看看儿子的夙愿难以如愿。兰迅老兵闻讯后,他在网上发消息,得到《深圳龙越慈善基金会》捐款赞助,在和烈士所在部队的战友一起努力下,《东川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密切配合下,率队开车到东川,用轮椅把朱妈妈抬到儿子墓前。让人泪奔的是:母子阴阳一见,时间跨度竟是四十年。





  《南部老兵爱心之家》,通过网络,在茫茫人海中找寻烈士的家人和亲属。当获悉:广西龙州烈士陵园,有九位自卫反击战云南籍烈士,没有烈属去扫墓。他们在全国网上开展了寻找这九位烈士家人和亲属的活动。在很短的时间内,寻找到了九位烈士的家人和亲属。经过咨询,确认只有四位军烈属从未去扫墓,他们又先后到了烈属所在的昭通市和漾濞县,看望和慰问了烈军属。




  2018年清明节期间,紧张的进行准备,由“兰迅、仁杰、白坤三位老兵及志愿者九儿,组成了一个陪同烈属扫墓小分队。陪同护送漾濞的“罗阿祥烈士、刘树林烈士”和昭通的“秦仲明烈士”的三家烈属,前往广西龙州烈士陵园扫墓。一路上精心照顾烈属,这些善举,使烈属们顺利地进行了祭扫烈士的仪式,给烈属们极大的慰籍。他们还對烈属和退役老兵困难家庭捐款贊助,對烈属、退役老兵困难家庭开展探訪慰問,把烈士父母當成了自己的父母,贏得了口碑。有顾虑有疑難找《南部老兵爱心之家》成了烈属们的口頭禅。近年時間里,《南部老兵爱心之家》成為战友們的家。有事來傾吐,無事來娱乐,老兵志愿者们接踵而至。队伍不斷壯大,交谈声争论声、欢声笑语、充满整个院內。兰迅說:我曾是一个軍人。穿着军装我是一个军人,脫下軍裝我仍然是一名军人,既然我是军人,就要有军人的情怀,对烈属和困难的老兵,我有責任給予更多的关心,因為對軍人來說:爱心与药品一样重要。





  兰迅走在了一条奉献爱心传递真情的理想之路上。這是一条坎坷和充滿不确定因素的路。走在這路上沒有分文报酬,只有劳累艰辛和疲惫不堪。但他卻义无反顾,在“奉献爱心传递真情”的道路上,渡過了一个又一个春秋。当別人利用业余時間娱乐時,他想到的是烈士战友父母需要去探視,烈士陵墓需要去扫墓、生病有难的老兵需要組织捐款。他并不孤独,身后有一大群自愿跟隨者,這就是軍人老兵的信念力量。軍人老兵信念力量,是一股強大的、不可估量的力量……。




  作者简历:
杨培慧 ,63岁,党员,云南大学新闻系毕业 。供职:昆明市建委记者站站长、现任《云南经济日报》记者 ,从事新闻工作35年,著《城市之光》《高原彩虹》《丹心铸丰碑》三本报告文学。本人宣言:生命不息,写作不止。


༽美྆文྆雜྆談྆༼

关注我们:精品图文每日相伴!

                  喜欢就留言点赞吧!

投稿微信

美文杂谈:18704945719

王邵红微信:wxid_uqqtyauj9fc222

李世伟微信:wxid_yjagaxf9vvtg22


总编 | 鸿鹄 

顾问|王志海 沈宗伏

编稿部部长 | 美由心生

文稿部部长 | 王邵红

审稿部部长|李世伟

市场部部长|郭改香(圆月)

文稿部副部长|杨树英(白杨)诗词部长

文稿部副部长|李长爱(友友】诵读部长

编委助理|孙志超、杨培慧  杨勇  宁静



《美文杂谈》是文学的伊甸园。是快乐大本营。不管是慷慨激昂的呐喊,还是小桥流水的轻吟浅唱,都是我们的欣喜。

      关注《美文杂谈》,【美文杂谈】就是你的家园,把你以及你身边的故事、见闻、感悟。感触、摄影,分享给大家。对你来说是一种经历的永久记载,对别人来说是一种美的分享。

      散文、纪实、小说、杂谈、笑话、趣闻轶事、诗歌、历史掌故等各种题材都有存活的土壤。

      美文”、“杂谈”,顾名思义,既可阳春白雪,亦可下里巴人,生旦净末丑都可尽情展示,喜怒哀乐都可以在这里释放。各类文学、艺术作品,百花齐放,同台精彩纷呈。

      原创首发可以,一稿多投只要把【美文杂谈】设为白名单也行。

      [美文杂谈】为感谢作者辛勤付出,读者打赏全部归作者所有。发稿十天后加美文杂谈微信领红包。


【美文杂谈】真诚需要你的鼎力!

【美文杂谈】力求成为你的知己!

   发文我们是认真的!




    

扫二维码关注我们


动动小手点个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杨培慧|把爱洒向僻静的烈军属家乡

杨培慧 美文杂谈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