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故里》是一部难得的佳作/孙立新

黄堡书院
2024-09-24


                                          

《故里》是一部难得的佳作
文/孙立新
著名作家和谷的长篇小说《故里》是一部难得的佳作,作者立足于党的“精准扶贫”政策出台之前一个处于渭北高原村庄里人们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发生的故事,运用列传体的写法,以一个个家庭的祖父或父亲为纲,以其子孙为目,一家接着一家来写;展现了特定历史时期,这个村庄里人们的理想追求、喜怒哀乐、无奈尴尬;通过他们的婚丧嫁娶、生老病死等人生课题,既书写了农业社会中村民们对传统理念的恪守,又以发展的眼光书写了他们与社会共进退的时新意识。在平常处有跌宕,于细微间有起伏。读者可以从绝大多数角色的身上体味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认真读了好几遍,我们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三点来看。

一、对真善美的褒扬和对假恶丑的鞭挞
这是文学的永久话题,作家有责任用正能量的东西给读者以教育感染。勤劳是我们民族的光荣传统,《故里》写了许多勤劳的人们,如第2章里“八爷”的老二、老三儿子。再如第13章对豆豆的交代:借钱买了一辆二手农用车,入村串户卖豆腐。豆豆脑子灵光,把单打一卖豆腐变成了小商贩,油盐酱醋茶,时令瓜果菜蔬,装满了农用车。这一章的高潮是,在儿子的婚宴上,擅长秦腔生角的儿子,不唱秦腔,却唱了一曲豆豆入村串户用作叫卖的《流浪歌》: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到场的主宾,都听得落泪了。豆豆的儿子能够感恩,不失为家庭的希望之光。第9章写到二田从一个懒人被逼得勤谨起来,也无疑是对懒惰者的教育。胆小的二田笨到连自行车也不会骑的程度。当年龄已经很大的儿子多次谈女朋友都告吹后,有一天,儿子领着一个女朋友回来了,条件是城里无房不嫁,二田“高兴也不高兴——首付百分之四十,这十五六万哪里去找”;然后媳妇婚后生了个小子,二田还是“高兴也不高兴——思谋着怎么给人家把钱还上”,一个懒而又笨的人“起早贪黑,省吃俭用,到建筑工地上干活儿,到公路上栽树……”巨大的经济压力使他不抽烟,不喝酒,一个钱想当几个用;但是,二田“不是不喝酒,遇到婚丧嫁娶,有人挑逗他,二田能喝一斤不醉”。

关中人常说“林子大了,啥鸟鸟都有”。作者写了村里数得上的几个二流子和骗子,有的后来变好了,有的走上了不归路,这些人物形象都对读者有警示作用。“八爷”的大儿子羊娃和他的儿子都不成器。羊娃虽然长得人高马大,脑子却有点迟顿,“念书不行,庄稼活也干得稀松。”因为“儿子在广东犯了罪,偷鸡摸狗,被判了几年刑”而气死了日子本来就过得一塌糊涂的羊娃。第19章里不务正业好吃懒做的大印招摇撞骗的招数,以及大印在城里做事的堂哥屡屡中大印之招,跟我家乡、你家乡的同类人的伎俩如出一辙而又独具风格。第20章里的大拴,身强力壮,不是不能干,干起活来一个能顶两个,就是肉懒骨沉,打心眼里不想出力。但又好吃好喝,酒肉离不了,只是有一副好说嘴,人脉不缺。”而自小黑瘦黑瘦,长得不如大拴排场的二拴经过一番奋斗以后考上了大学,后来事业有成了,却被大拴的儿子——一个比自己父亲人品更差的混小子整得什么花费大事(诸如房贷巨款、娶媳妇的花销)都非叔父资助不可,以至于在其父亲的寿宴上气哭了教育局副局长的二拴。“羞先人哩,这八十大寿过的,唉!沉默寡言的父亲,气得喘不上气来。”第21章里的忙大长得丑巴裂怪,娶了很漂亮的媳妇根本不珍惜,死了一房又一房,还想着父母给自己娶第三房不说,他把很好的一个居处住成了狗窝,懒得什么都不干,还要“在老人那里蹭吃蹭喝”。更有甚者,在埋葬了其祖父后的丧宴上发酒疯,操一把镢头把支在院里的炒菜锅给砸了,“哼,你们婆娘娃吃哩喝哩,我婆娘娃在哪里?没婆娘,娃在腿上转筋哩,你谁管过?忙大鼻涕一把泪一把,最后竟狗一样嚎叫起来,睡在地上打滚。”第49章的“乔大光眉花眼,一眨牛眼一个鬼主意,聪明反被聪明误,高考名落孙山,前途堪忧。”搅动三寸不烂之舌,连搧带簸,说谎不脸红等下三滥手段,打入京城,在报纸上发表了经别人做了很大改动的八句补白诗,俨然以世界著名诗人自居,以至于过上了钵满盆满的日子,因为他的闲言碎语,闹得其父担忧,常常失眠。那个同胞兄弟乔二,理工教授一个,被视为书呆子,反而不被乡人知晓。
二、以婚姻以及生老病死等反映人生永恒话题
《故里》不厌其烦地交代各个家庭成员的婚姻、生育、成长、伤病、养老、死亡等以反映人生永恒话题,书写了老百姓的理想和追求。就婚姻来看,小说里绝大部分人恪守着中华传统理念,即使在新婚姻法颁布以后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也没有自由恋爱等情况,多数人的婚配也都在村庄附近。小说中多次出现这样的话语:“老的欠娃一个媳妇,小的欠老人一副棺材,天经地义。”于是,写了许多家庭为了能给儿子娶到媳妇的艰难困苦。第59章写得非常曲折,婚姻本来很美满的春生跟菊芹离婚后各自组成了新家庭,待孩子们都长大了,也就有了许多矛盾:春生和菊芹的儿子结婚要买房,春生在养老金里偷偷支给了五千元。春生的二房妻子“亚儿知道后,说借给可以,得还。等到亚儿手头缺钱,给自己生的儿子结婚拿不出钱时,就硬拉着春生去找前妻之子还钱。谁知其子不依,父母离婚后在外婆家长大,跟着母亲在再婚家庭受气,自己的亲生父亲给了五千元买房,说是借,不是给,天下公理何在?”就养老来看,第1章写了书生爷的二房老婆俏婆不生育,先是抱养了一个孩子,后来不幸夭折了。后来过继了多子的荣爷的五子为子,并且很体面地给娶了媳妇,但是,这小两口视老两口为仇人,不惜将灶灰倒入对方一锅热腾腾的饭里,还大打出手,于是分家另过了。后来又抱养了一个孩子,他长大后硬是回到了生身父母那里。在书生爷撒手人寰后,书生爷头房妻子留下的闺女秀儿“一片孝心,接俏婆到城里住,好吃好喝,可俏婆觉得那终归不是自己的家,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还是坚持回到了一个人的老宅。”在俏婆家不幸被盗后,政府的扶贫解困政策救了她。
第4章写了当过兵乡音基本上未改而把“国家”读如“郭家”的老军人一家,主要写了他的四儿子换祥多年日子过得很恓惶,没多大本事挣钱,还要养活“药罐罐”母亲,不幸出了车祸落下残疾,在政府建设美丽乡村期间得到房屋补助款把屋舍修缮好了,“母亲给换祥说,好我的娃哩,要是你大能看到今天的漂亮门面,该有多好。他个没本事的,老好了一辈子,也折腾了一辈子,赶死也没见盖上一座这么阔气的门楼。”第5章写卒子的理想是希望孙子能考上学吃上轻松饭,但孙子偏不爱读书学了驾照当了司机。“卒子和几个留守老汉在沟畔晒太阳,村口来了一辆小卧车,是卒子的孙子开的。旁的老汉开玩笑说,卒子的孙子都开上小卧车了,得是(是不是)要接你老人家到城里享清福了?卒子一脸苦笑,唉,羞先人,车夫一个。咱先人过去吆骡子驮炭养家糊口,还吆的是自家的骡子。”第35章最后写到了进城当保姆的芳儿的尴尬:每天看着生老病死的轮番上演,想到自己也过了知天命的年纪,进城打工近二十年,挣钱让儿女跳出农门成了城里人,成了家,买了房,自己落了一身病,该是回到当初出发的地方那孔窑洞里去了。芳儿有点不甘心,却也无可奈何,端着养老院护工的饭碗,哪天是个头呢?
第40章写到“三爷”长孙日后上了大学,在省城当公差,生下一子,三爷偕三婆去了一回省城,把羊肉泡等样样种种小吃尝了个遍,主要是与长孙重孙在大雁塔下照了一张相,四世同堂,总算心满意足,这辈子没白活,披了一张人皮,知足了。若干年后,长孙找出这张陈旧的照片,用微信发送给远在美国的儿子。在美国生活了二十年的儿子,认出了老爷老婆,却没有认出三岁的自己,问道,那个小孩是谁?父亲苦笑了,回复说,那个鼻涕涎水的小孩是你,小子!老爷已经长眠于故乡四十年了,化作了泥土。坟园荒芜,周围的冬小麦,一年一度秋种夏收,景色壮美。
第60章对大麦的描写非常细致入微,写了他上了大学后跟漂亮贤惠的未婚妻小辫退婚时的思想斗争,这主要基于小辫连大麦给她写的信里的许多字都不认识等原因,还写了他俩多年后的邂逅:“在小城郊野的铁路旁,又奇迹般地遭遇了女娃小辫。他头发很长,胡子好久也未刮过,裹着个棉大衣,一副流浪汉的样子。过铁道时,一位留剪发头抱小孩的媳妇在他面前站住了。她望着他,他不认识她,便端直走过去。不对!大麦的心砰然碎了!她不就是自己曾经未过门的媳妇小辫吗?”小说的结局是“大麦一脸苦逼,突然又仰天大笑,捋了捋发白的胡须,想起了儿时嘲弄村上一位白胡子老爷的儿歌:柿子熟了,麦子黄了,白胡子爷爷活不长了。”也就是说,大麦自己到了晚年,即将到达生命的尽头,此生的真善美假恶丑那多是别人眼里的看法,反正终归要死的,可能会对后人留有些许追忆或评介的。纵观小说的全部,作者于各个时代这个村庄许多善良的人或者善良中有一些毛病的人在生产生活、人生礼仪等方面的艰苦奋斗着墨很多,有苦尽甘来,有祸从天降,有悲剧,有戏剧,当然多是正剧,这实际上是对生命的礼赞!
三、小说《故里》的艺术手法很独特
也许笔者孤陋寡闻,读过的列传体小说这是第一部。这种写法很独特,同一祖父的儿孙们比较集中地写在一起,或者同一父亲的儿子们集中地写在一起。一部小说综合地看,又是一个整体;每一个部分,每一章都可以窥一斑而见全豹,独具慧眼的人还可在阅读了这部小说以后看到一些家族或家庭的性格特点,生活理念。我国优秀传统章回小说的特点是,每一个章回的终结都要留有悬念,《故里》也继承了这个优点。
小说《故里》写了各色人等,绝大多数人物都写得活灵活现,入木三分。除了上文提及的,还有参加了革命、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汗马功劳的墩子等,还有缺少法制意识的吕娃等,也有被迫害得神经有问题的争胜(他的标志是手提一把锋利的铁杈,走在村道或田地里,时刻准备与仇人拼命),还有精明的兴旺以及基层小干部增强都写得非常成功。第45章写到兴旺的致富史,依靠设备和人力成本及煤炭价格的优势,很快挤垮了周边的诸多小煤窑作坊,趁机以白菜价收购关闭的小煤窑,投入资金扩大再生产,成为一方煤业霸主。写到他意识到有人打自己的主意且随时有生命危险时,以最低价出售了自己的藏品后的心态和作为:折腾了一辈子的家财,一瞬间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像是做了一个梦。梦醒时分,用轮椅推着自己有病的婆娘,相依为命,恬淡地活着。第46章写到增强在财东家看来是扛长工做短工的好劳力,踏实能干,也有点狡黠,尤其是嘴能说,谝闲传一个能顶两个。论能力,给增强一个县长也未必当不了。就这样一个被大家称作“能㞞”的增强在不惑之年成为了副科待遇的镇人民代表大会副主任,便来了精神。利用现代观光旅游,发展采摘农业,兴办桃花节期间,给接待中心门前的桃树扎上塑料桃花,供游客留影,弄得没有领到车马费的某媒体记者伺机报复而被迫检讨,“脾性未改的增强,在检讨会上理直气壮,扎几枝塑料桃花也犯法了不成?要杀要打,随便”。后来坏事变成了好事,来村子参观的游客有增无减,从而直把一个穷乡僻壤忽悠成了旅游名胜。
小说《故里》的语言简洁明快,自然生动,其中还有对关中方言词语的贴切使用。例如上文提及的“羞先人”(让祖先蒙羞),“娃在腿上转筋哩”(特指该有老婆却没有老婆)等等。
总而言之,著名作家和谷的《故里》是一部主题鲜明,写法独特的好小说,所塑造的绝大多数人物都很生动形象。另外,透过这部小说,还使我们看到了“三农”等问题。近年来党中央又强调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在精准扶贫工作结束后,这两个“反哺”尚需继续做下去;还有,在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诸如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留守儿童所生发的学校布点等问题,还有对于缺乏技能的青壮年农民的职业培训,对于缺少法制观念、不思进取的农民的教育等问题。一部小说假如提不出一点问题,特别是提不出深刻的问题,则肯定不是好小说。《故里》在这方面做得很好。
作者简介:孙立新,男,陕西西安人,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民俗、文学。著有《关中方言语法研究》等愈千万字。
来源:陕西文学  黄堡书院
友情提示:凡黄堡书院公众号原创文章,转发者请注明来源,违者视为侵权。

往期文章阅读:
易中天:中国人为什么爱请客吃饭?
陕西作家春耕忙/和谷长篇纪实文学《绽放》即将出版
北大博士挂职报告:县城政治江湖?
《叶广芩文集》虚构的部分要附着在真实上面
文化艺术报/作家和谷/刘新中
发现轶文!贾平凹1985西安文学院讲稿
发现轶文!路遥1991在国棉一厂的报告

和谷长篇小说《故里》(下)陕西文学2021第6期连载

今日华商报副刊:和谷《故里》游子归园的回报
良心作家梁晓声《人世间》
黄堡书院这一年

文学写作的意义/和谷 


【编辑】孙   阳

【主编】秦陇华

你右下角点一个小编工资涨五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黄堡书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