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特别推荐 | 人类世

孙红卫 外研社外语学术科研
2024-09-09

导  语:美国当代诗人朱莉·格雷厄姆(Jorie Graham)有一首题为《三度的自画像》(Self Portrait at Three Degrees)的诗。这个看似莫名其妙的题目其实有所指涉:其中的“三度”,涉及科学家所计算的气温上升对于地球带来的毁灭性影响。十多年前,哥本哈根协议提出了将全球平均气温控制在比前工业化时期水平高出2℃以下的长期目标。据估算,若气温上升3℃,极地冰川将加速融化,导致海平面急遽上升,几乎所有国家的沿海发达地区都将淹没在海平面之下——当然,具体数据在不同计算模式下有所不同,但均展现了一幅末世的景象。如此一来,格雷厄姆的诗是一首有着当下关切与现实意义的诗,暗含了对于地球前景的忧虑。诗中写到万事万物之间“可能的关联”(possible linkages),尤其是人类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就像“自画像”这个充满自我省思色彩的词所显示的那样,它表征了对于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人之命运的思考。


2000年,气象学家克鲁岑(Paul Crutzen)和生物学家斯托莫(Eugene Stoermer)首次使用“人类世”一词表示自工业革命以来的地质时期,用来指涉人类活动对地球气候及生态系统造成的巨大影响。它的原意是将目前的地质时代定义为人类时代,意味着人类主宰地球,人类行为已深远地影响地球演化的进程。这是科学领域中的一个新概念,但却迅速成为一个“热词”,出现在不同场合与领域的讨论之中,远远溢出地质学、气象学的范畴之外。不难理解,它的“出圈儿”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气候变化在公众层面引发的忧患意识,让人们审思人类对于地球生态的影响、人类将来的命运等。正是在这种语境中,“人类世”近年逐步走进了生态批评的视野。实际上,对于它的思考也不应仅限于生态批评所界定的范围内。作为一个新生的概念,它存在于一个网络之中,类似于上面的一个结点。这个网络编织了气候变化、物种灭绝、后人类、末世、赛博格、人工智能等一系列核心词。它们均指向了一种“超人类主义”的视角,充满了对于人类生存状况的深刻焦虑,构成了一个大的心理背景。可以说,这是一种行星级的思考问题的方式,而不是原来的聚焦在某个民族、某个社会或某个仅限于人类内部的话题之上——它的提问框架是人类作为一个物种整体在宇宙中的存亡。


因此,这是一个极其有趣的词,同时聚合了人的渺小与伟大。一方面,它似乎是一个为人类张目的概念,凸显了人的力量。在地球上所有的物种中,只有人可以实现这种强大的在场。智人不仅是生态环境演化的一环,而且最后反客为主,成为一种改变物种构成与生态环境的主导性力量——这是一种类似于英谚所云的“拎着鞋带把自己提起来”(pull oneself up by one's bootstraps)的力量。在现代社会,人类处于绝对的中心地位,在科技的加持下,改造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人与自然之间的对抗也愈加显著。在它的身后,还隐约地附带着人类被设定为“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的傲慢。这也是为什么会有学者批判与质疑“人类世”的说法。


另一方面,它也隐含了对于人之位置的思考,让人更加深切地认识到自己从属于一个物种、一个地质分期。有人类世,自然便有“后人类世”,便有人在物理意义上的终结。它由此让人想起刘慈欣在《诗云》这篇小说里借外星人之口对残存的人类冠以的“虫子”的称号。这是一个对人类进行批判的词语,同时开启了人们关于“后人类”“超人类”的思考。它是“去人类中心主义”的,与《爱死机》《流浪地球》等流行文化作品具有着相似的底色,均是在一种宇宙的层面上思考人类的存亡。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对于克苏鲁题材、对于宇宙级恐惧(cosmic horror)、对于末世题材的着迷有着相似性。就像洛夫克拉夫特(Lovecraft)所说的那样,最强烈的恐惧来自未知。而在这之前,这种想象至多仅限于文明的兴衰。电影《异形》的一幅海报中,米开朗基罗的湿壁画《创世纪》中所表现的上帝造人的景象被替换为外星智慧(人类的制造者)与异形生物,表征了一种想象范式的根本变化。这是关于人的自我认知与其他物种之关系的重新思考。就如格雷厄姆在那首诗中写的那样,无人问津的浮游生物(plankton)才是“地球上最重要的植物——让人想起爱的力量——构成了全部生物圈/至少一半的生产能力”。我们对它们熟视无睹,并不能否定它们的存在。如此看来,人类世的概念同样也是一个赋予了人类无限责任的概念,构成了我们关于未来思考的界限。


——南京大学 孙红卫

推荐图书


The Sixth Extinction

作者:Elizabeth Kolbert

出版社:Picador

出版时间:2015年


内容提要

Over the last half-billion years, there have been five mass extinctions, when the diversity of life on earth suddenly and dramatically contracted. Scientists around the world are currently monitoring the sixth extinction, predicted to be the most devastating extinction event since the asteroid impact that wiped out the dinosaurs. This time around, the cataclysm is human. Elizabeth Kolbert tells us why and how human beings have altered life on the planet in a way no species has before. Interweaving research in half a dozen disciplines, descriptions of the fascinating species that have already been lost, and the history of extinction as a concept, Kolbert provides a moving and comprehensive account of the disappearances occurring before our eyes. She shows that the sixth extinction is likely to be mankind's most lasting legacy, compelling us to rethink the fundamental question of what it means to be human.


推荐理由

这是一部畅销美国的著作,获得了当年的普利策奖,后被译成多国文字。不同于一般的科技写作文本,它的行文风格特别友好,语言晓畅明白,论述层次分明,观点也尤其明晰。这种风格特点让人不禁想象,在它的前边有着《瓦尔登湖》《溪畔天问》《沙郡年记》这样的写作传统,其中既有思想的审慎、科学的严谨,又有对于自然的温情。对于理解人类世、物种灭绝等基本的知识背景,这本书都大有裨益。


获取渠道

Amazon


推荐论文

陈浩然:《生态批评的“人类世”时代:关于人类世的争论》(《英语文学研究》2022年01期)


内容摘要

作为地质学术语,“人类世”近年来逐步走进生态批评视野。人类的活动已经对地球的环境造成了重大影响,“人类世”暗示人类已经主宰地球,大有取代“全新世”,进而定义当前地球所处地质时代的趋势。然而,学界对这个术语仍然存在两派观点并进行着针锋相对的争论,其中一方为了明确人类在拯救环境中的责任问题,从“新自然”和“人类转向”角度肯定人类在处理生态危机中的绝对地位;另一方则谨慎地审视这个术语,不仅揭露了“人类世”本身的缺陷,还试图创造新的术语以修正。在生态意识逐渐增强的当代,探索这两种对立的观点和人类世的核心问题,为人类重新自我定位带来了重要的契机。


推荐理由

这篇文章细致、详尽地介绍了“人类世”这个概念,全方位、辩证地研究了它的起源、影响和争议。全篇分为“支持的声音”“质疑的声音”和“争论之后的反思”三部分,指出:“当(人类)自我意识膨胀到凡事都将自我看作是主宰这个程度时,那就始终无法走出自我设定的牢笼,最终只会造成愈加严重的危机。”作为一篇关键词解释的文章,它可以让我们迅速掌握这个概念的基本坐标。


获取渠道

中国知网


推荐网站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anthropocene


推荐理由

该网站是《人类世》(Anthropocene)科学期刊的网站,提供了许多相关科技论文,有助于了解人类世框架下气候变化等背景性科学知识,为跨学科的研究提供了各种可能性。


相关阅读

特别推荐 | 语料库与外语教学

特别推荐 |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境研究

特别推荐 | 语料库翻译学

特别推荐 | 西方解构论中的中国文化调适

特别推荐 | 认知语言学

特别推荐 | 疾病与疾病书写

特别推荐 | 《红楼梦》英译史

特别推荐 | 老年语言学研究

特别推荐 | 应用语言学研究中的多层线性模型

特别推荐 | 系统功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特别推荐 | 网络语言研究的语用学转向

#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推荐文献~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外研社外语学术科研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